學科科研

學科動态

當前位置: 學院首頁  -  學科科研  -  學科動态  -  正文

《語言智能教學與認知語言學習》科研團隊召開第二次數字化繪本選題讨論線上會議

發布時間:2022-08-16    通訊員:周月、王建邦    編輯者:石靜怡     審核人:郭淑英

8月15日晚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語言智能教學與認知語言學習”科研團隊開展線上“數字化繪本選題”主題研讨活動。活動由團隊負責人王建邦教授主持,團隊成員侯爽、朱敏舟、劉俊等老師參加。

王建邦教授以劉瑞生和王井老師在孔子學院資訊網的文章《講好中國故事的國家叙事範式和語境》一文為開題,指出繪本主題選擇要從民族叙事角度,以塑造中國國家形象為旨歸,對外展現國家形象,獲得國際受衆認同,更要強化中華文化話語控制力,通過傳播影響全球受衆接受中國故事。具體選題原則要考量以下四點:一、故事内容要包含中華文化社會共識;二、故事規則要傳達社會主流價值觀;三、故事情境要将社會共識與傳播情境緊密連接;四、故事内容要具備曆時性和社會曆史文化角度。

侯爽老師根據兒童文學和初步調查的結果,選定了以下方向的文本:第一、《山海經》中知名故事,例如,誇父追日;第二、家喻戶曉的中國民間故事,例如,田螺姑娘;第三、中國近代大國工匠、科學家和知名人士;第四、親情孝悌故事。近代兒童作家曹文軒、鄭淵潔和楊紅櫻等系列叢書。選題主要考量在于:伴随兒童成長、強調中國美德,例如團體合作、勤勞、好學、仁愛等。繪本形式希望能以動物為主角,以開放式結局以及讀者與文本互動的機制,強化故事内容的代入感。

朱敏舟老師選定了兩個方向:第一、唐詩三百首中耳熟能詳、富含中國文化意境的詩詞,将其翻譯成法語,或是采用現有譯本,配上動畫以及人物,傳達詩詞的意境;第二、采用兒童讀物《孔子來了:論語可以這樣讀》一書,選定其中幾個内容做數字化繪本。

劉俊老師建議采用兒童讀物《中華成語故事》中數則知名故事來當作制作繪本的主題,選題主要考量漢語成語或是三十六計的故事包含潛在的中國文化的價值觀,能讓外國讀者潛移默化地理解漢語言中的中華文化思想,強化跨文化交流。同時指出,大三的同學對于這種課堂實踐的參與度可能不會太高,必須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最後,王建邦教授作總結發言,他強調:第一、以國家叙事範式和語境為指導,老師們根據本次繪本故事選題在下學期的課程融入“項目式語言學習法”的數字化繪本制作模式。第二、繪本為了避免版權侵權問題,在原本兒童故事或成語故事中改編為“動物為主角”,若能取得原作者的授權則是更好的方案。第三、對于學生參與度的問題,可以通過額外獎金獎勵、豐富個人求職履曆和課程成績考核要求或是加分來彌補這個潛在性的教學問題。

王建邦教授會後還分享了國内外數字化科技繪本相關研究,邀請侯爽老師擔任本科研團隊秘書協助團隊推動相關工作,并在下一次讀書會沙龍中領讀“項目式語言教學法”有關研究文獻。